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和田市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能力,紧扣“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千方百计抓就业,促增收,通过打造“和田食堂、和田烧烤、和田夜市”三大餐饮品牌,做大做强特色餐饮业,实现高质量稳定就业。
滋滋冒油的红柳烤肉、烤鸽子,无人不晓的和田烤包子、大小不一的烤蛋……走进和田夜市,各种美食令人垂涎欲滴。不时传来的商户吆喝声及欢快的歌舞,吸引着前来的游客。
在酸奶粽子摊位前,经过剥皮、按压、调味等一系列操作后,一份精美的酸奶粽子就制作完成了。“来夜市的游客多了,生意也越来越好,现在,我一个月能挣7000元。”摊主麦日排提·阿力木说。
今年8月,和田市积极落实地委提出的“千家和田食堂,带动万人就业”号召,以“和田食堂”特色餐饮业带动就业,促进增收。如今,“和田食堂”已成为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之一。截至目前,全市“和田食堂”遍布城区及各乡镇已达16家,带动300余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和田市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转化成为民服务的成果,紧扣产业带动就业增收,在着力做强纺织服装产业上下功夫,就业增收成效明显,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走进位于和田市古江巴格乡赛克散村佳依服饰有限公司缝纫车间,21岁的古再丽努尔·麦麦提伊敏正在检查工人做出来的成品。“我在这里工作已经三年了,刚来的时候,跟师傅从熟悉机器穿线、缝纫等基础工作学起,现在已是厂长助理,每月工资5000多元。”她说。
除了自己就业,古再丽努尔还介绍了会裁剪技术的妈妈到公司裁剪车间就业。如今,古再丽努尔的母亲凭着好手艺,每月工资也能拿到5000元。“在公司,像我一样实现稳定就业的共有74人。稳定的就业,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以后想自己创业,创造出自己的服装品牌。”古再丽努尔说。
“目前,赛克散村就近就地就业人数达到了426人。”和田市古江巴格乡赛克散村党支部书记张涛说,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打造集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农产品深加工、民办企业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为村民提供更优质的就业平台。
转载连接:http://news.ts.cn/system/2021/12/02/036742155.shtml
上一篇:特色产业有活力 群众增收底气足
下一篇:就业饭碗端得稳 美好生活有奔头